一 、泵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以下简称“框图”)
1、确定框图的原则
体系表框图见图1。框图以“十一五全国泵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泵的结构特性为原则确定。
2 、框图的组成
框图共分三层,一层为“大类”,指所有工业泵;二层和三层为“小类”,根据泵的工作原理以及近年来ISO标准分类划分, 四层为“品种”。“大类”主要由两类标准构成。一类是泵行业的基础标准,即工业泵行业通用标准,该类标准适用于由回转动力泵、容积泵构成的所有工业泵产 品;另一种是与泵相关的其它行业标委会归口的如“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包装、轴承、联轴器、锻造、热处理、材料、零件的检验”等方面的标准以及我国相应的 法律、法规。在框图中,“相关标准”用双点划线表示,由于相关标准范围很广,因此在标准明细表中未列出具体标准。“小类”涵盖回转动力泵通用标准、容积泵 通用标准、回转式容积泵通用标准和往复式容积泵通用标准。“品种”主要是相关的产品标准。
框架适用于目前诸如离心泵、混流泵(斜流泵)、轴流泵、旋涡泵、液环泵、螺杆泵、齿轮泵、滑片泵、叶形转子泵、机动往复泵、计量泵、试压泵、蒸汽往复泵等各种结构型式的工业泵产品。
二、泵行业标准体系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一)、发展过程
以回转动力泵为例,泵行业标准体系的发展大约经历3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即以前苏联ГΟСТ和自力更生、自 主创新为主的初级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即主要参考ISO、ISO/DIS、前苏联ГΟСТ、前西德KSB公司ZN、日本JIS等标准的快速 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由于高温高压锅炉给水泵、重化学工业用的石油化工流程泵及大型立式混流泵、轴流泵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究制订的效率标准、参考美国水 力学会HI标准制订的汽蚀余量、等效采用ISO制订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泵行业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90年代中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标准的贸易性 越来越凸现出来,因此,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等同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逐渐成为主流,标准体系趋于合理。
(二)、现状
1、回转动力泵和回转式容积泵(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1)、标准制修订情况
在国标委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自2003年开始对标准进行清理整顿,截止到2005年底,回转动力泵和回转式容积 泵方面的标准共57项,其中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39项。标准年号为2000(含2000年)年后的有7项,占标准总数的12.28%。2005和 2006年,泵标委会加大了标准制、修订速度,组织修订了24项标准,到2006年底为止,标准数调整为56项(“管道式离心水泵型式与基本参数”和“管 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合并),其中基础标准7项,通用类标准8项,产品标准41项,年号为2000(含2000年)年后和已完成报批稿等报批的标准共31 项,占标准总数的55.36%。泵行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构成见表1及表2。
表1泵行业国家标准的构成
标准类别 | 基础 | 方法 | 安全 | 产品 | 材料 | 零部件 | 合计 |
国标 | 6 | 9 | 0 | 17 | 0 | 0 | 18 |
表2泵行业现行行业标准的构成
标准类别 | 基础 | 方法 | 安全 | 产品 | 材料 | 零部件 | 合计 |
行标 | 1 | 7 | 1 | 38 | 3 | 0 | 39 |
到2010年,所有现行标准的标龄要控制在五年之内,对于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容积泵分技术委员会来说,任务相当艰巨。按照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具体的制、修订计划详见标准明细表。
2)、国际标准采用情况
目前与泵行业相关联的国际标准共有19项,具体采用情况见表3。
表3
序号 | 国际标准编号 | 国际标准名称 | 转化为我国 标准编号 | 转化 程度 |
1 | ISO9906:1999 | 回转动力泵 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 | GB/T3216-2005 | MOD |
2 | ISO2858-1975 | 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级)--标记、额定性能点和尺寸 | GB/T5662-1985 | IDT |
3 | ISO3069:2000 |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 | GB/T5661-2004 | IDT |
4 | ISO3661-1997 | 轴向吸入离心泵 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 | GB/T5660-1985 | IDT |
5 | ISO5167:2003 | 差压装置 | GB/T3214-200× | MOD |
6 | ISO5198:1987 |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 水力性能试验规范 精密级 | GB/T18140-2000 | IDT |
7 | ISO5199-1986 |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 GB/T5656-1994 | MOD |
8 | ISO9905:1994 | 离心泵技术条件-Ⅰ类 | GB/T16907-1997 | MOD |
9 | ISO9906:1999 |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 GB/T3216-2005 | MOD |
10 | ISO9908-1993 |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 GB/T5657-1995 | MOD |
11 | ISO13709:2003 |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 GB/T3215-xxxx | IDT |
12 | ISO14847:1999 | 回转容积泵 技术要求 | GB/T19840-2005 | MOD |
13 | ISO15783:1999 | 无轴封回转动力泵—Ⅱ类—技术条件 | GB/Txxxx-xxxx | IDT |
14 | ISO13710:2004 |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往复式容积泵 | ||
15 | ISO16330:2003 | 往复式容积泵和泵机组 技术条件 | ||
16 | ISO17613—1:2006 | 饮用水手动泵 选用及验收指南 第一部分 亚洲南部地区 | ||
17 | ISO17766:2005 | 粘稠液体处理用离心泵 性能补偿 | ||
18 | ISO20361:2007 | 液体泵及泵机组 噪声试验等级 2级和3级 | ||
19 | ISO21049:2004 | 泵 离心泵和往复泵轴封系统 |
2、往复式容积泵
1)、基础标准:
目前有JB /T 6912-1993《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磁粉探伤》和JB /T 6913-1993《泵产品清洁度》两项。这两项标准已经在2004年机械行业标准复审工作中认定“继续有效”,于2006年完成修订工作。
2)、通用标准:
现有5项标准。其中GB/T 7784-2006《机动往复泵试验方法》已正式实施;GB/T 7785-1987《往复泵分类和名词术语》2004年评价结论为“继续有效”,计划于2007年完成修订工作;GB/T 9069-1988《往复泵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和GB/T 13364-1992《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项目编号分别为20063784-T-604和 20061904-T-604;JB/T 9090-1999《容积泵零部件液压渗漏试验》将在近期完成复审工作。
计划修改采用ISO 16330:2003《往复式容积泵和泵机组-技术要求》和ISO 13710:2004《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往复式容积泵》,以完善往复泵的通用标准体系。
3)、产品标准:
现有标准共10项。其中JB/T 9087-1999《油田用往复式油泵、注水泵》等5项将在机械行业标准复审工作中确定修订方案;GB/T 9234-1997《机动往复泵》已列入2006年修订计划,编号为20063795-T-604,将于2008年完成,但该如何处理该标准和上述即将列 入通用类的ISO 16330的关系,仍需要广泛征求意见;GB/T 7782-1996《计量泵》也已列入2006年修订计划,编号为20063644-T-604,将于2008年完成,计划修改采用API675。
4)、国家强制标准:
根据前期的工作和交流的情况,计划针对高压往复泵产品进行试点,起草制订国家强制标准。因为该类产品直接涉及人身、设备的安全问题,也有其必要性和实用性。该标准将列入通用标准之中。
通过和相关国际标准的初步比较,转化中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处理和现行标准的协调问题。一是ISO标准的技术水平与现有国内 技术的差异;二是由于现有标准实施多年,相互之间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一旦采用国际标准成为通用标准,势必与现行的体系带来一定的不一致,甚至出现矛盾。 可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用户、行业等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协调。
三、泵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全国泵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中任务的同时,做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工业用泵的立项工作。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以完善泵行业标准体系。
1 、进一步做好完善泵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工作
过去的数十年里,在国标委、原机械工业部及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泵行业几代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下,泵 行业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建全。但是同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存在差距。比如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在我国现行泵专业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至 今仍然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然而,近期的ISO或API标准中,诸如ISO14847:1999《回转容积泵 技术要求》和API610:2004《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第十版)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都有诸如“EN 809 《液体泵和泵机组 一般安全要求》”、“ASME B15.1 《机械动力传动机构用安全标准》”及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的“NFPA 70《国家电气规范手册》”等。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在泵专业技术标准中引入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标准,并加大力度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泵 产品安全运行的标准。
2 、继续进行泵产品节能降耗的研究工作,建立完整的泵产品效率标准体系
在泵类产品中,离心泵产量约占80%。目前国际上除我国有专门的效率标准以外,任何一个国家或团体均无专门的效率标准。 然而,诸如欧盟和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泵类产品的效率却始终高于我国的同类产品的效率指标。从上世纪80~90年代欧美国家工程师协会出版的论文可以看 出,国际上一直未停止泵类产品节能降耗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十余年内,泵类产品节能降耗的研究工作进展不大。例如GB/T13007-91 《离心泵 效率》和JB/T3563-92《长 轴离心深井泵 效率》两项标准批准、实施以来的十余年内,其它如液下泵、液环泵、旋涡泵、离心式杂质泵、混流泵、轴流泵以及所有回转式容积、往复式容积泵等效率指标仍然 以传统方式列于各种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标准中,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结束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型式与基本参数标准的适用性越来越差。因此, “十一五”期间,首先我们继续全面贯彻国标委和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泵专业领域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文件精神,在全国泵行业加大力度作好泵产品节能 降耗的宣传工作,建全建好各种泵类产品效率标准的制、修订和节能产品的认证及推广工作。
3 、及时消化引进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
中国泵工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04年,全国泵制造厂家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00余家猛增 到3000余家,产品(工业泵)约100余个系列,3000余个品种。据统计,全国泵行业近十几年先后共引进了近2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具有国际先进 水平的泵类产品制造技术,如德国KSB公司的电站泵、船用离心泵、热水循环泵技术,美国B•J公司的石油化工流程泵技术,英国M+P公司海上采油平台注水 泵技术,日本荏原制做所立式斜流泵技术,美国德莱塞公司污水泵技术,澳大利亚沃曼公司的渣浆泵、挖泥泵、泡沫泵技术,德国里茨公司的潜水泵技术,瑞士苏尔 寿公司的石油化工流程泵技术,德国阿尔维勒和鲍曼公司的螺杆泵技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真空泵技术等。这些泵产品技术的引进,对国内原有产品形成巨大冲击, 使国内泵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缩短了国内外泵产品水平方面的差距。相比之下,上世纪80~90年代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已落后于现有的产品水 平。 因此,我们将根据国标委和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企业为主体制、修订产品技术标准的精神,引导泵行业有能力的企业承担创新型产品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
五、完善泵行业标准体系的具体措施根据泵行业自身发展需要,现阶段完善泵行业标准体系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目前,涉及泵行业的国际标准共有19项,尚有6项未转化,分别为ISO13710:2004《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 用往复式容积泵》、ISO16330:2003《往复式容积泵和泵机组 技术条件》、ISO17613—1:2006《饮用水手动泵 选用及验收指南 第一部分 亚洲南部地区》、ISO17766:2005《粘稠液体处理用离心泵 性能补偿》、ISO20361:2007《液体泵及泵机组 噪声试验等级 2级和3级》、ISO21049:2004《泵 离心泵和往复泵轴封系统》。因ISO17613—1:2006《饮用水手动泵 选用及验收指南 第一部分 亚洲南部地区》标准不涉及工业泵范畴,所以,近期不打算转化。其它五项国际标准将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在2010年之前转化。
2、优先制修订行业发展急需的标准和有关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标准。
与泵行业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的进行,我会将同时完成下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1)、GB/T321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2)、GB/TXXXX 《无轴封回转动力泵—Ⅱ类—技术条件》
3)、GB13007 《离心泵 效率》
4)、GB/T3214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5)、GB/TXXXX 《自吸式回转动力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6)、GB/T13929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试验方法》
7)、GB/T13930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气量测定方法》
8)、GB/T13008 《混流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优先制、修订上述标准的依据:
1).GB/T3215-200X《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本标准等同采用ANSI/API610:2004第十版,API610标准已成为国际上石化行业的用方和供方/泵制造厂 公认的最权威的离心泵标准。修订后的GB/T3215标准名称由原来的“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通用技术条件”改为“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 泵”。
本标准已于2006年底完成标准报批稿,并已上报。
2).GB/T×××××-200×《无轴封回转动力泵 技术条件(Ⅱ)类》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5783:2002(第一版)《无轴封回转动力泵技术条件(Ⅱ类)》。与欧美工业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磁力驱动泵和屏蔽电泵起步较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只有一项关于小型磁力驱动离心泵的标准。而关于屏蔽电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泵行 业曾经立项,终因条件不具备而未完成标准的制订工作。由于一直没有较高水平的标准,至使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无轴封回转动力泵的发展。表5为近几年我国 无轴封回转动力泵的年总产量,其中全部为屏蔽电泵,没有一台是磁力驱动泵。可见,目前磁力驱动泵还未引起国内市场的重视。相反,在欧美不仅生产无轴封回转 动力泵,而且还生产无轴封回转容积泵(磁力驱动螺杆泵)。
表5 国内近年来无轴封回转动力泵产量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6年 |
4950台 | 3637台 | 2941台 | 8316台 |
鉴于本标准连同GB/T3215《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等同采用API610第十版)和GB /T5656《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将完善我国石油化工泵标准体系,对我国无轴封回转动力泵的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在今 后的国际贸易中应对国外某些国家所设置的技术壁垒也有现实意义。
3).GB/T13007-200X《离心泵效率》
GB/T13007-1991《离心泵效率》为2007年度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安排标准制修订项目中的重点项目。
本标准是在JB/T3559-84《单级离心水泵效率》、JB/T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和JB /T3563-84《离心油泵和离心耐腐蚀泵效率》等三项原机械部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将上述三项标准合并为“离心泵效率”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的。 标准水平处于国际通用水平以上。
标准的效率指标是依据美国、原苏联、法国、瑞典、原东德、日本和中国等七个国家共八百余种泵产品的实际效率指标和当时所搜集到的美、英、日本和捷克等国的有关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的效率曲线。
目前为止,国际上其他任何国家仍然没有专门的泵产品效率标准,本标准属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近几年,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泵产品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以及新材料的出现,离心泵的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特别是石油化工流程泵,如:IH、ZA、ZE、CZ及AY等系列产品,效率指标普遍高于现行离心泵效率标准的规定。因此,修订后的标准将对进一步促进我国 离心泵产品效率的普遍提高起到关健性的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很大。
目前我国泵专业唯一一项强制性标准GB19762-2005《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就是在本标准基础上制订的,其效率指标及指标修正值完全摘自本标准中清水离心泵部分的效率指标及修正值。
修订后的标准,水平仍然处于国际通用水平以上。
4).GB/T3214-200X《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5167:2003(E)《差压装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参照 ISO9906:1999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国家标准GB/T1762-1998《封闭管道中液体流量的测量 称重法》,GB/T18660-2002《封闭管道中导电液体流量的测量 电磁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另外,随着流量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流量测量国际、国内标准的不断更新,原标准中未写入的一些测量方法现在普遍应用于泵的流 量测量中。ISO9906:1999《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 中对泵的试验分为试验室形式和现场形式,这就要求对流量的测量有不同方法。电磁流量计现在普遍应用于试验室泵的流量测量中,而超声波流量计则 在泵的现场流量测量中应用广泛。原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水泵行业流量测量技术的要求。所以,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将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推出的流量测量方 法引进到水泵的流量测量方法中,使水泵行业的流量测量技术跟上国际的发展。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水泵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标准将目前水泵的流量测量中常用的方法编辑在一起,便于水泵行业流量测量的使用,促进我国泵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接轨。
本标准已于2006年底完成标准报批稿,并已上报。
5).GB/TXXXX-XXXX《自吸式回转动力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本标准以气液混输(透平)同步排吸泵和强力自吸泵为基础制订。此二种泵均为自主创新技术。
本标准与JB/T 7256-1994《自吸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相比主要区别如为:
A、本标准的性能范围大于离心式自吸泵的性能范围。目前,流量超过200 m3/h自吸泵产品效率和汽蚀余量指标无统一的考核标准。
B、本标准在流量200m3/h以下(含200m3/h)与JB/T 7256重叠,此间有15种规格性能完全相同,15种规格中,效率提高2%的1种,提高3%的1种,提高4%的11种,提高5%的2种。
6)、GB/T13929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试验方法》和GB/T13930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气量测定方法》
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目前我国的水环真空泵/压缩机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液环真空泵最大的 生产制造国。但是目前我国的水环真空泵/压缩机制造业对气量测定和试验方法还是采用15年前的标准。标准未修订,内容没有调整,已不适应我国水环真空泵 /压缩机的发展,甚至有些内容远落后于产品技术水平。以创新技术修订标准,使国内企业采用先进的测量依据和方法,促使产品达到更先进水平,以带动国内、外 水环真空泵/压缩机技术和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
8)、GB/T13008 《混流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由于原标准已经实施了15年,期间国内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混流泵、轴流泵(以下简称泵)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 的要求,泵在排灌、供水和电厂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其结构型式和材料应用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如焊接结构件、耐海水腐蚀材料的应用等),同时一 些泵类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一些先进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值得借鉴和采纳,所以有必要对GB/T13008-1991进行修订,以提高我国大型泵设 计、制造水平。
表1 泵基础标准明细表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 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1 | 100.1 | 泵可靠性测定试验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1-2006 | ||||
2 | 100.2 | 泵可靠性验证试验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2-2006 | ||||
3 | 100.3 | 泵用灰铸铁件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0.1-1993 | 2010 | |||
4 | 100.4 | 泵用铸钢件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0.2-1993 | 已完成报批稿 | |||
5 | 100.5 |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0.3-1993 | 2010 | |||
6 | 100.6 | 泵产品涂漆 技术条件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4297-1992 | 已完成报批稿 | |||
7 | 100.7 |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687-1998 | 2010 | |||
8 | 100.8 |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磁粉探伤 | J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 /T 6912-1993 | 2006 | 通过复审,快速修订 | ||
9 | 100.9 | 泵产品清洁度 | J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 /T 6913-1993 | 2006 | 通过复审,快速修订 | ||
10 | 100.10 | 液体泵和泵机组 噪声试验规范 2级和3级精度 | GB/T | 推荐 | ISO/FDIS 20361:2006 | 泵标委会 | 2009-2010 | 未转化的国际标准 |
表2回转动力泵通用标准明细表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
1 | 201.1 |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 GB/T | 推荐 | 修改采用ISO5167:2003、 ISO5168/TR:1998 | 泵标委会 | GB/T3214-1991 | 2006 | 已上报 | ||||
2 | 201.2 | 回转动力泵 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 GB/T | 推荐 | 修改采用ISO9906-1999 | 泵标委会 | GB/T3216-2005 | ||||||
3 | 201.3 |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 水力性能试验规范 精密级 | GB/T | 推荐 | 等效采用ISO5198-1987 | 泵标委会 | GB/T18149-2000 | 2010 | |||||
4 | 201.4 |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 | GB/T | 推荐 | 参照75年美国HI水力学会标准 | 泵标委会 | GB/T13006-1991 | 2008 | |||||
5 | 201.5 |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定方法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97-1999 | 2009 | ||||||
6 | 201.6 |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98-1999 | 2009 | ||||||
表3 回转式容积泵通用标准明细表 | |||||||||||||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
1 | 302.1 | 回转容积泵 技术要求 | GB/T | 推荐 | 修改采用ISO14847:1999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GB/T19840—2005 | ||||||
2 | 302.2 | 油田用转子式稠油泵 | G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T8099—1998 | 2009 | ||||||
表4 往复式容积泵通用标准明细表 |
| ||||||||||||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
1 | 303.1 | 机动往复泵试验方法 | G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GB/T 7784-2006 | |||||||
2 | 303.2 | 往复泵分类和名词术语 | G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GB/T 7785-1987 | 2009 | 2004年国标评价“继续有效” | |||||
3 | 303.3 | 往复泵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工程法 | G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GB/T 9069-1988 | 2007 | ||||||
4 | 303.4 | 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G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GB/T 13364-1992 | 2008 | ||||||
5 | 303.5 | 容积泵零部件液压渗漏试验 | J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T 9090-1999 | 2009 | ||||||
表5 特殊泵通用标准明细表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1 | 203.1 | 高压水射流设备 | J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T 8093-1999 | 2010 | |||
2 | 203.2 | 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 安全规范 | JB/T | 推荐 | 容积泵分标委会 | JB/T 8526-1997 | 2010 |
表6 离心泵标准明细表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1 | 301.1.1 | 离心泵名词术语 | GB/T | 推荐 | 参考日本JIS BO131-75 | 泵标委会 | GB/T7021-1986 | 2009 | ||
2 | 301.1.2 | 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 | GB/T | 推荐 | 等效ISO9905:1994 | 泵标委会 | GB/T16907-1997 | 2009 | ||
3 | 301.1.3 | 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 GB/T | 推荐 | 等同API610第十版 | 泵标委会 | GB/T3215-1982 | 2006 | 已完成报批稿 | |
4 | 301.1.4 |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 | GB/T | 推荐 | 等效ISO5199-1986 | 泵标委会 | GB/T5656-1994 | 2008 | ||
5 | 301.1.5 | 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 GB/T | 推荐 | 等效ISO9908-1993 | 泵标委会 | GB/T5657-1995 | 2009 | ||
6 | 301.1.6 |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和安装尺寸 | GB/T | 推荐 | 等同ISO3661-1997 | 泵标委会 | GB/T5660-1985 | 2008 | ||
7 | 301.1.7 |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 尺寸 | GB/T | 推荐 | 等同ISO3069:2000 | 泵标委会 | GB/T5661-2004 | 2008 | ||
8 | 301.1.8 | 轴向吸入离心泵标记、性能和尺寸 | GB/T | 推荐 | 等同ISO2858-75 | 泵标委会 | GB/T5662-1985 | 2008 | ||
9 | 301.1.9 | 离心泵效率 | G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GB/T13007-1991 | 2007-2008 | |||
10 | 301.1.10 |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79—1993 | 2006 | 已完成报批稿 | ||
11 | 301.1.11 |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1050-2006 | ||||
12 | 301.1.12 | 多级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1051-2006 | ||||
13 | 301.1.13 | 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2727-1993 | 2006 | |||
14 | 301..1.43 | 长轴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3564-2006 | ||||
15 | 301.1.15 | 长轴离心深井泵 效率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3565-2006 | ||||
16 | 301.1.16 | 小型多级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435.1-2006 | ||||
17 | 301.1.17 | 离心式污水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534-2006 | ||||
18 | 301.1.18 | 管道式离心油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537-2006 | ||||
19 | 301.1.19 | 管道式离心泵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78-2006 | ||||
20 | 301.1.20 | 微型离心泵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5415-2000 | 2009 | |||
21 | 301.1.21 | 液下式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6884-1993 | 2008 | |||
22 | 301.1.22 | 自吸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7256-1994 | 2007 | |||
23 | 301.1.23 | 高压锅炉给水泵 技术条件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59-1996 | 2006 | 已完成报批稿 | ||
24 | 301.1.24 | 托架式离心泵 型号标记、性能和尺寸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60-1996 | 2009 | |||
25 | 301.1.25 | 离心油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95.1-1995 | 2009 | |||
26 | 301.1.26 | 离心式渣浆泵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096-1998 | 2008 | |||
27 | 301.1.27 | 塑料离心泵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688-1998 | 2008 | |||
28 | 301.1.28 | 离心式污水潜水电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8857-1999 | 2008 | |||
29 | 301.1.29 | 输油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推荐 | 泵标委会 | JB/T10114-1999 | 2009 | |||
30 | 301.1.30 | 无轴卦回转动力泵—Ⅱ类—技术条件 | GB/T | 推荐 | 等同采用ISO15783;2003 | 泵标委会 | GB/T××××-200× | 2007 | ||
40 | 301.1.31 |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 GB | 强制 |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合理用电会技术委员会 | GB19762-2005 |
表7 混流泵、轴流泵、斜流泵标准明细表
<td width="59" style="width:44.25pt;border-top:none;border-left:none; border-bottom:inset black 1.0pt;border-right:inset black 1.0pt;mso-border-top-alt: inset black .75pt;mso-border-left-alt:inset black .75pt;mso-border-alt:inset black .75pt; paddi
序号 | 层次号 | 项 目 名 称 | 标准级别 | 标准 性质 |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编号 | 技术归口 单位 | 现行标准号 | 制订年限 | 修订年限 | 备注 |
1 | 301.2.1 | 大、中型立式混流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 JB/T |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创业园
固话:025-8534-1115